今天是: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参政议政 >

盟市委在市政协四届五次全体委员会议大会的发言

时间:2015-07-20 00:00 来源:  作者:zjmm  点击:


镇江市政协四届五次全体委员会议大会发言材料之六
 
重视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
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
 
民盟镇江市委员会
 
 史和平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特色农业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我们认为这是我国入世后农业抵御开放冲击、进行自我调整的最有力的措施。
 不可否认,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对环境保护的教育、管理工作没有跟上,滥用杀虫农药、除草剂、化肥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导致土壤受到污染,肥力下降;造成水体污染,危害生态;农副产品质量下降,影响到食品安全。据调查,我市某乡镇1999年有耕地11866亩,全年施用氮肥450吨,磷肥450吨,钾肥180吨,农药180吨,平均氮肥施用量约27千克/亩/年,超过农作物生长需要量20千克/亩/年的35%。由此造成的浪费和污染可见一斑。入世之后,随着绿色壁垒、质量壁垒的提高,随着城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经济必须改变这种粗放型增长的局面,必须十分注重集约式增长方式,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我们建议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农业,并以此作为防治农村污染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一、   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要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蕴含、生长调节剂和禽畜饲料添加剂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依靠作物秸杆、家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有机废弃物、含有矿物质养分的岩石等肥料作为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依靠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作为控制病虫害和杂草的主要技术手段,以此来保持土壤具有良好的肥力和耕作性能,以供作物持续生长。有机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
 有机农业是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以美国为中心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和尝试起步的。随后,有机农业在许多国家兴起。实际上有机农业在中国农村在上世纪80 年代以前是有大量实践的。今日兴起的有机农业结合了现代的、科学的有机理论和技术。2001年下半年我市已在茅山丘陵腹地的袁巷镇进行了有机农业开发区的实践工作,势头很好。建议该地区以绿色食品为重点,加快无公害和有机稻米、蔬菜、茶叶、瓜果基地建设,建好以句容市袁巷镇为中心的“茅山丘陵有机农业圈”。另外,我市近郊五洲山区域内也可进行有机农业的开发实验。今天我们发展有机农业就要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加以发扬、光大,并注重有机理论的研究和现代技术的运用,通过以点带面的实践,使有机农业为可持续发展农业出力。
二、   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要发展数字化农业。
数字化农业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农业,是最近几年来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数字化农业是通过综合运用农业知识、信息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将一定区块的土壤成分和微气候数字化,并与不同农作物所需土壤、气候条件集成智能数据库。数字化农业根据信息可进行精确的土壤调查、合理施肥、作物估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土肥后来利用等。例如,土壤调查和合理施肥可减少肥量、减少浪费、减少投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我们镇江虽然财力不富,但是众多的高校、先进的技术在发展数字化农业上大有可为。现在市农林局的农林网已经开通,并为农业大户发放了500只信息机等,这些方式在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远远不够,在此,我们呼吁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加大农业政策、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的宣传报道,为发展数字化农业、为农民增收出力。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信息中心,发展乡村信息员队伍,推动农业信息网“进村入户”。
 三、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要发展生物农业
 生物农业强调农业生产系统有机性生物的重要性,封闭循环,拒绝人工合成物,拒绝化学防治。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良农作物生产发育及其生态习性,为农作物的生产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发展生物农业,可利用基因技术开辟改造传统农业,扩大农产品的应用领域,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增加出口。近年来基因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已实现了改变物种性状,缩短开发农作物新品种的周期,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及改善农作物的营养成分,减少使用甚至不用化肥和农药,达到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我市近郊已形成无公害蔬菜、反季节种植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深受市民欢迎,但还没有走上规范化生产的道路。建议以发展都市化农业为契机,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引导郊农大力发展生物农业,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
 四、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要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人、光、气、热、水、养分、温度等资源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作用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相养共生的规律,从本地资源结构出发,自觉建立起的“一业为主,综合经营、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稳定而高效的农业经济体系。
 生态农业强调养业结合,在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畜牧业生产、渔业生产之间甚至与食品加工等工业之间建立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纽带,促进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目标是减少投入、增加收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镇江是一个兼有水乡、丘陵等特色的好地方,很适合进行养业结合的生态农业。可以利用物种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和多层利用太阳能的可能性,采取豆科植物与其它植物的轮作、间作方式、立体种植和高矮间作方式、林带改良小气候方式等,来改善植物生产的生态环境,达到投入小、产出大的目的。利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相互制约,即一个物种对另一物种相克或捕食的天敌关系,还可人为地调节生物种群,达到降低害虫、杂草及病菌对作物寄送的作用,如利用赤眼蜂对付玉米螟,杀螟杆菌防治稻纵卷叶螟等。
 可以使用食物链型的生态农业,即绿色植物—草食动物—肉食运动模式。如利用作物秸杆做饲料养猪、猪粪养蛆,蛆喂鸡,鸡粪施于作物,在这种循环中,废弃物被合理利用,可减少环境污染。利用食物链组织生产的还有植物—畜牧沼气循环;植物—食用菌循环等。这类生态农业在我国已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获全球500佳的江苏姜堰河横村等。我市延陵、行宫的稻鸭合作等。
 可以开展复合模式的农业,即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物质和能量循环一体化模式。根据生物群落生长的时空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组织农业生产,是生态农业重要内容之一。采用这种模式,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并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
 五、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要发展立体农业
 镇江是人口密集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可耕地面积日趋减少,发展立体农业可充分利用时、空、地等多层配置,多种生态链,多种生物共生的种养加结合高产高效农业模式。为了让农副生产向空间或地下多层发展,可在田间实行高杆、矮杆作物搭配种植,同时在田间的沟、渠、过道的空间搭设棚架,载种葡萄、云豆等爬蔓作物;或可在温室、蔬菜大棚、专业化生产工厂里,采用普通栽培、无土栽培等方法,进行多层次生产;还可将种植植物和动物养殖搭配起来等。在时间演替上,可采用轮作、间作方式,在同一土地上种植成熟期不同的作物,以充分利用资源。立体种植使田间生长的农作物多元化,群体结构合理化,农田生态环境优化,并且地面绿叶覆盖时间延长,有利于生态平衡,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有利于农民增收。我市有不少农民已在家前屋后、部分承包地理自发地进行了立体种植,但不上规模、不够科学。建议农林部门对农民发展立体农业进行规划和技术辅导,形成镇江立体农业发展的特色。
    六、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要发展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所谓“观光农业”是现代化农业与历史人文景观、自然资源景观及其旅游资源融为一体的农业,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紧密结合的契入点,是以实现“三效益”为目的的农业。它是与国际化农业接轨的迫切需要,又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张卫国书记在中共镇江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重视在城郊结合部、景区周围、交通要道沿线发展观光农业,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的有机融合。”镇江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独天得厚的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镇江南山农业科技示范园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我们可在茅山风景区内、润扬大桥左近的五洲山区域内等发展观光农业。我们所要重视的是:观光农业的建立是以不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永续利用的农业,要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危及后代人生存条件的共享农业。因此,建立观光农业,一是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合理选点、布点。观光农业与常规农业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满足人们精神升华需要,具有观赏、休闲之功能。因此,选点、布点要准确、合理。要在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除了普遍性外,重点在特殊性上寻求观光之契入点,在选点、布点原则通过后,要组织科研设计部门(农业、园艺、水利、环保、建筑、规划)共同参与规划工作。规划要做到权威性、整体性、协调性。每个观光园都应具有各自的特色,不包罗万象,千篇一律,一个模式。二是要坚持实行开放型的建设路线,建立资源有偿共享关系。建设观光农业园要营造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全社会共同享有的氛围。
 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是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是农民增收的需要;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是应对入世的时代需要;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需要。让我们为建设美丽、清洁的家园,富饶、现代的城乡,文明、开放的社会努力吧!
 
 
发 言 人:佘其瑞
主要职务:市政协委员、民盟镇江市委员会副主委
 

(责任编辑:admin)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