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参政议政 >

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

时间:2007-08-20 15:35 来源:  作者:zjmm  点击:


民盟丹阳总支主委  荆国南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这一重要论述,实质上是为全国各地谋划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思路。也就是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到底一句话,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扪心而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但从各级来检查全面建设小康地区达标指数来看(特别是环境综合指标、人均文化消费指标等),却是很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警觉的。实事求是地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生态环境的欠缺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还不够富裕。
      我们知道,一个地方发展内涵是深刻的、广泛的。当然首当其冲是经济发展,这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特别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开物质财富的增长,其他各方面协调发展就很难进行。然而经济发展应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共同和谐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念。经济上去了,环境下来了,社会不和谐、不平安,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下降,健康安全得不到保障,这样的“小康”老百姓是不拥护的,不满意的,也是不赞同的。
      在这里,我不是骇人听闻,某些地区为什么是癌症高发地区?每年的白血病发生率为何这么高?我们能说与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以及整个环境污染没有关系吗?据了解,就我市水源保护区的所有排污口,至今还没有治理好;长江取水口的水质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究其原因,我想主要还是我们的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发生了偏差。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种只管当前“显绩”,而不管长远效益;盲目攀比、追求高指标;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只顾经济发展、不顾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等,这样干出来的“政绩”,从长远来看,从全局来看,从人与自然的和谐来看,不是为民谋利益,为民造福,而是祸害人民,为历史添包袱。
      胡锦涛总书记“6·25”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还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确实是提纲挈领,切中实质,是我们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指南。大家想想,群众的健康都不保,还谈什么小康幸福?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使发展的成果泽被当代、荫及子孙,使政绩辉煌实在,真正造福百姓。
      关于科学发展、促进和谐这一问题,个人认为:那就是讲和谐也要讲法制、讲原则。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些现象值得注意,如对待医疗纠纷中的违法闹事行为、破坏交通秩序的违章行为、破坏公共设施、公共环境的违法行为、房屋拆迁过程中不顾公共利益而漫天要价的歪风邪气、劳资矛盾中雇工的收入偏低、贫富差距拉大等等。对于这些现象,或者说是当今社会还不稳定的因素,我们的政府要有鲜明的是非标准,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敢于较真,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现在有些执法机构,“怕”字当头,只强调“和谐”,而忽视了法制,该管到位的没有到位,该刹的歪风不敢狠刹,这种回避矛盾甚至掩盖矛盾是不正确的。要知道社会的公平正义、法治有序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条件。最近,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时,曾语重心长地说过这样一番话:说干部日理万机,就是每天从早到晚要想着百姓的生活。总理的话,导向鲜明,这就是要求我们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乃是最重要、最过硬的政绩。这就是我们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的真正涵义。
 
 
                                                          2007年8月16日
 

(责任编辑:admin)

[ 打印 ]